終於把「滿城盡帶黃金甲」看完了
關於這部片,演員的確是上上之選。周潤發演的王,殘酷,那種睥睨一切的氣魄,用專制維持一切,寧可虛有其表,也不可動搖方圓規矩、忠孝禮義(當然,是王所認為的規矩)。實在難從發哥身上,找到當年港片中,發哥耍帥或是後來李慕白溫儒模樣。鞏俐,在不正常的宮廷生活與不相愛的夫妻關係下扭曲了性格,善用面部表情,將情緒表現出來。一咬牙,一偢眉,什麼都不說,卻把情緒都做滿了。我們的章大明星,一樣是咬牙,偢眉,但怎麼看都像是莫名的張牙舞爪,章大妹子可得多學學。鞏俐,真不愧是詮釋內心戲的高手。劉燁,將懦弱的太子詮釋的很好。什麼都不爭,什麼都不敢爭,寧可苟活。(好啦!我承認周杰倫在裡面演的比我想像中的好,至少他把角色詮釋的不錯。)
至於劇情,我始終認為張藝謀似乎走的太偏、太極端了,武俠加上張大導,一切就變成了可怕的災難片。《英雄》如是、《十面埋伏》如是,《滿城盡帶黃金甲》亦如是。只不過,《滿》比《英》、《十》好一點兒(毀了梁朝偉、張曼玉、劉德華、金城武一票好演員)。專制的王(父親)代表了專制的父權的社會,被壓抑的后,象徵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被壓抑慣了的女性。三個被專制逼得不得不反的兒子。大兒子,懦弱,不想改變一切,不敢開罪父親,卻又受不了美麗母后(繼母)的誘惑,與繼母私通,他反了。二兒子,愚孝,為了母后不得不反。三兒子,血氣方剛兼之年輕衝動,為了自己而反。大家為了專制,全反了,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。菊花終究開了一回,結果黃菊花被鮮血染紅了。王,善用歌舞昇平文飾太平,假裝一切都沒發生。造反似乎沒能改變什麼,沒能推翻專制。
張導迷戀用千軍萬馬、華麗裝飾來鋪陳。但花了過多的時間拍攝大場面,雖說數大便是美,但卻少了時間琢磨更多的劇情鋪陳與角色性格、層次堆砌。融合中國各朝的四不像華麗服飾(主要以唐為基調),與金光閃閃、七彩琉璃遍布的皇宮,以及匆忙在皇宮裡急行的人影幢幢,讓眼睛深受荼毒。個人對於劇情的層次遞移,仍有些許疑惑。叛變如此大事,怎可能僅由一人(皇后)策劃?二皇子的參與叛變是基於孝,還是評估過能否一舉成功成為王。三皇子的舉措,也太過有勇無謀了吧!后,要的是什麼?到底是家人(二皇子),還是愛人(太子)?是權力?還是尊嚴、生命?我們跟王后一樣都搞不懂。劇情層次遞移不夠完整,搞得優秀演員像在戲臺上發了瘋的瘋子,還真是詭異萬千。
話說回來,演戲不正是瘋子,看戲的不也正是傻子。戲嘛!看看就好。
★《不第後賦菊》黃巢
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後百花殺,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。
- Feb 16 Fri 2007 00:02
。《電影》滿城盡帶黃金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